快餐一条龙400到付-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在附近约个炮,万花楼QM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两认准 三不买 四提醒 质检君教您科学选择虾仁!

发布日期:2025-04-11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水产行业“保水虾仁”黑幕:部分不良商家为牟取暴利,超量添加保水剂,使虾仁二次增重,不仅让消费者花冤枉钱,还埋下了健康隐患。那保水剂到底是啥?大家该如何选用冷冻产品?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质检中心”)依据国家强制标准GB 5009.2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对冷冻虾仁进行磷酸盐检测,在线为您科学解读!


image.png

(技术专家依据国家强制标准对“保水虾仁”进行检测)


一、保水剂:是“保鲜帮手”还是“隐形水军”?

保水剂,学名“水分保持剂”,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钾等)。我国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注明磷酸盐及其盐类可以作为食品中水分保持剂使用,主要用于提高食品的保水性能,防止食品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干燥、老化等现象。在此项国标中,包括冷冻水产品在内的40余种食品是可以使用磷酸盐作为水分保持剂的,但是都有最大使用限量的规定。冷冻水产品磷酸盐最大使用限量为5.0g/kg,如果检测的磷酸盐超过最大使用限量则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项目就是不合格项目。

但一些无良商家却用它“偷梁换柱”:

超量添加:国家标准规定每公斤虾仁最多添加5克磷酸盐,但曝光企业添加量高达30克/公斤,超标6倍;

包冰增重:裹上厚冰衣,1斤冻虾仁解冻后仅剩3两,消费者花高价买“水货”。


image.png

(技术专家对“保水虾仁”结果进行分析)


二、过量保水剂的危害:从“Q弹”到“伤身”

磷酸盐在国标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国内外关于磷酸盐毒理学研究表明,摄入少量的磷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为食品中的大多数磷酸盐在进入胃肠时已经分解成单磷酸盐并通过尿液等方式排出,但是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体内磷酸盐浓度过高,造成钙磷平衡失调和血管钙化,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1.钙磷失衡:磷酸盐与钙结合,导致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2.心血管损伤:血液磷浓度过高可能损害血管,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

3.肾脏负担:过量磷需肾脏代谢,长期可能引发肾结石或慢性肾病。

三、市质检中心支招,记住以下三点教您科学选择虾仁:

两认准:认准国标GB/T 40963-2021《冻虾仁》或SC/T 3110-2019《冻虾仁》。

三不买:标签标注不明确不买、成分简单却弹性异常不买、来源追溯无认证不买。

1.标签标注不明确:辨别合规标签,符合我们国家规定标准的标签,它应该明确标注“磷酸盐(保水剂)”,不购买笼统标注“食品添加剂”的虾仁。

2.成分简单却弹性异常:慎选仅标注“虾仁、水、盐”但质地超常弹嫩的品类,此类产品可能违规添加未标注的保水剂,存在隐瞒添加风险。

3.来源追溯无认证:拒绝无溯源二维码及HACCP等认证的产品,优先选择养殖、加工环节可追溯的规范企业商品,保障全链条质量可控。

四提醒:科学吃虾,要牢记

1.优先选购鲜活虾,减少加工环节添加剂使用风险,确保食材本真品质;

2.科学解冻防损耗,采用真空袋整包冷水缓化解冻法,避免反复冻融导致的营养流失与细菌滋生;

3.彻底清洗降残留,烹饪冷冻产品前进行充分清洗,可以有效降低虾仁表面的磷酸盐残留;

4.特殊人群重筛选,儿童、老年人及肾病患者优先选择标注“无磷保水剂”产品。

温馨提示:保水剂本无罪,滥用才是原罪!面对“科技与狠活”,消费者需擦亮双眼,掌握正确选购方法,同时保留购物凭证。若发现疑似问题产品,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

 

(通讯员:陈凤香、覃慧丽  编辑:乔群欢  校对:陈玥文  审核:宫辛玲)


?
版权所有: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 单位地址:柳州市阳和大道4号????邮编:545001????纪检监察举报电话:0772-3010209 ICP备案号:桂ICP备09007967号-3
服务热线:0772-3010118